翻页   夜间
精美文学 > 借来僧袍张和尚王丽英 > 借来140(3)
 
发过来看看,

滴,微信,低头,张和尚看起来。

《占领市场的柠檬》

清晨,室内能够用于传递的空气已经十分的稀缺,取代空气充斥房间的是不能维持生命浑浊的二氧化碳,谁是二氧化碳,谁是氧气,不借助其他工具只凭肉眼无法甄别,这是文绉绉的说法。把二氧化碳改为屁,把浑浊改为骚味,粗俗二字突入眼帘,听上去,不是那么好。把稀缺改为香瓜子,倒是非常接地气,还比较好听。

开窗换气是第一要务,但在我这里不是,我没有第一,我不想开这扇窗。在甄别空气的同时,别忘记起床发信息,在破坏安宁同时,别忘记关好门窗再离开屋子。

我和手机一起在被窝里,该起来就起来。起来,饥寒交迫奴隶,起来,全世界受苦的人,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,,,

没有热血,快憋不住的尿倒有一泡。除此之外,还有被窝内和屋子外的骚味。

是它们逼我起床的。

屋外的早晨,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,马路被人车覆盖,交响乐,重金属,歪嘴和尚念经不在调上,广场音乐,驴马乐队,马达轰鸣,露天交易,占道经营,像没领结婚证的同居生活,时间被浓缩,俨然成为了一幅乱哄哄的市场版的清明上河图。哈。

来自附近农村的菜农,在那里交易,传递一种不对称的信息,大声喧哗,你响一点,我更响一点,一浪高过一浪,像大海的浪涛,又像扁桃体抢着发言。滔天海浪,在大学生的眼里,是澎湃激情,在文人墨客的心里,是暴风雨的摇篮。大声喧哗,在部分中国人心里是豪迈,在大部分西方人心里是噪音。

没有节奏大声喧哗和散发骚味的阵阵恶臭让人窒息。

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浪涛依然那样的有节奏,这个海边城市不缺鱼腥味和节奏感,缺的是蔬菜和选择,还缺甄别和传递。缺什么不能缺德,有什么不能有病,没什么不能没钱。

菜市场,除了卖鱼,还做蔬菜交易。

除了甄别鱼的质量,还要传递蔬菜和鱼的价格行情和信息。

城管和摊主是猫和老鼠。城管主追,摊主主逃,一出大戏徐徐拉开帷幕。

靠的是关系,传递的是信息,选择的是反向,承担的是风险。靠的是甄别和传递,选择的是道德,避免的是风险。何去何从,不言自明。

就农民摊主朋友而言,到城里卖蔬菜是没有错的,因为城市需要。马路菜场不用交摊位费,摊主占据成本优势,菜价有竞争力。同一地段,差不多的产品,成本低竞争力就强。

农民赚钱,工人获得便利,是两全其美的事情,何乐不为,美是美,但是美了谁,乐是乐,但是美谁了,乐了谁。有人乐就有人不乐,有人美就有人不美。在方便附近居民买菜的同时,给菜场当地居民带来困扰。

噪音已经引小区居民的强烈不满,尤其是好睡懒觉的居民,恨得要命。也难怪人家生恨,需要休息比需要便利更重要。不是懒惰睡懒觉,而是上夜班没有睡,一宿没合眼了,才从海里上来或者下班,歪到床头就呼噜。室外的带驴马乐队的露天音乐如火如荼着,轰隆隆,轰隆隆,像推土机作业。不是一天二天,而是天天交响乐,风雨无阻,换谁都受不了。菜场的吵吵嚷嚷搅得小区居民无法入睡。

除了噪音太大引当地居民不满之外,还有不公的管理也引起菜市场里的交了摊位费的摊主的强烈不满,这是为什么?原因不言自明。缴费摊主要求公平没有错,你农民进城卖菜没有错,但是,你要交管理费,这样才公平。交管理费摊主反对农民进城卖菜是为保护自己,这没有错,要求管理部门采取措施,取缔不缴费的马路菜场也没有错。管理部门倾向于缴费摊主,这也没有错。那么到底谁错了?

压力很大的城管动手了,不知情的农民钻入城管布下的天罗地网,菜被没收,连筐都踩扁了,农民兄弟蒙了。

消息灵通一点的农民,乔装打扮进城摸底,不但一点损失没有,而且还掌握了规律性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,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精准把握城管的上下班及行动时间,就可以避免被抓风险,于是,猫和老鼠大戏正式上演。

村民不跟城管来硬,懂鸡蛋石头的道理,来软的,非常见效,城管上班就撤退,城管下班就蜂拥而至。

蹲守在城管门口,时刻关注城管动向,及时通报,像古战场的烽火台,像现代战争的情报局。即使派出一个壮劳力去蹲守也划算,村民组织决定每户出一人干这个事,三天一轮流。

自从住这间屋子,从村民那里学到的东西真的不少,这些东西让我终生受益,这些东西书上没有,连孙子兵法都没法比,胜过诸葛亮,赛诸葛啊。这么一个有趣版的诸葛村,我好奇了好一阵子。

离菜场不远,出菜场大门向东,沿唯一一条水泥马路走,差不多五公里路程,就是有趣版的诸葛村。在村的最西有一户人家,主人姓张,村民管她叫张大妈。她已经是个无地的农民了,整天无所事事,劳动贯了张大妈闲不住,她琢磨着想干点什么,惊天动地的大事,心有余力不足了,小打小闹的事情,还可以弄弄,于是,她打起门口的土地的主意来了,在被征用的土地上,破墙而入,蹲下,不是打枪练瞄准,而是拣石子,把嵌在泥里的石块清理掉,倒腾二个半天才圃了一垄地。

有地是基础,播种才是开始啊,土地种子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,不是有歌吗,我们好比种子,人民好比土地,我们到那里,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,,,于是,从城郊的种子公司买来蔬菜种子,在家催芽育苗。她找出那把多年不用已经生锈的铁锹,把地翻了一遍,播上种子。没有几天,黄土地就变了样,一片绿色出现了,在吸引了过往的路人的眼球同时也引来了毛毛虫。于是她买了农药喷施。人们走过她的菜地,用手把鼻子捂起来,见此,她觉得这些路人太娇生惯养,像一只精致的收纳箱——挺能装。蔬菜长势不错,丰收在望,她希望上市卖个好价钱。头一天下午,到地里割菜,黄昏回家整理,清洗,天明装进篮筐,挑起箩筐出发。第二天一大早,挑着篮筐的她上了公交车,在农贸市场站下车。早晨的农贸市场车水马龙,一派繁忙。北方来的大棚菜,南方来的反季节蔬菜,应有尽有。

在众多忙碌的身影中,最忙的要数门口蔬菜通道的检测人员。

无论谁的蔬菜都要检测农药残留,合格才可以上市,谁都不能例外。

真正有钱人是低调的,光看外表,是看不出来的,就拿我来说吧,虽然我经常骑个破自行车上街,但是谁又会知道呢,其实我家里还有一辆三轮电动车。这是王大爷说的。貌似调侃,其实,的的确确是一大优势。三轮车是一大诱惑,尤其是对张大妈来说。

张大妈挑二筐满大街找骑三轮的王大爷,愣是没有找见。骑三轮的王大爷在村口守株待兔等张大妈,愣是没有等来。是骑三轮的王大爷太固执,还是挑二筐的张大妈过于执拗?愣是没有人说得清道的明。都在找对方,却都没有能够找着对方,一天就这么白白的浪费了。找对方干嘛?还不是为了检测。

王大爷有一辆用来拖蔬菜电动三轮车,无论从菜市场到车站,还是从批发站到菜市场,总能看到他那弯钩似的身影,忙忙碌碌的他像一轮明月。

拖回来的蔬菜都要去通道检测,排队是免不了,有时很快通过,有时得等。能够提供检测报告单的蔬菜走旁边的绿色通道。每月有摊位费税负的王大爷懂行情,善于捕捉赚钱机会,每个月都能够稳赚几笔,日常开支不成问题。

什么费都没有的张大妈两眼一抹黑,搞不清价格信息,全靠碰运气,遇到涨价,赚钱多一点,遇到跌价,赚钱少一点。每个月刨去吃喝也剩不下几个子。

张大妈的蔬菜没得说,水嫩,绿油油,苍翠欲滴。让王大爷垂涎欲滴已久,连做梦都想。

一个偶然机会,他向她表示了合作意向,要张大妈做他的供应商。唯一的条件就是要必须通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