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精美文学 > 移民官 > 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站长叶长青的故事7
 
“刚刚踏进部队大门的我,虽然来到北部边疆,又面对头号敌人,自然条件很差,政治气候严峻,随时有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,但我和其它同志一样,受光荣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支配,能安心服役,认真学习,努力工作,加上我自幼好胜心强,不甘落后性格,对自己处处严格要求,学在前干在先,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。196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同月提升为班长。当战士四年,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。和现在两年服役期相比,我入团、入党、当班长并不算快,可我们的服役期是七至八年。我在同期入伍的战士中占全了四个第一:第一个入团、第一个入党、第一个当班长、后来第一个提干。我在交检科当战士时还学会了照相,那时会照相的人很少,不光个人没有相机,一般单位也没有,只有重要单位才配备,如公安、外事等单位。满洲里边检站当时只有三部相机,都集中在政检科,交检科虽是大科,任务量很大,又地处边防一线,也没配备相机,没人会用,检查现场一旦需要拍照取证,则由政检科临时派人赶到十八里完成。一天突然有人通知我说,站长找我有事,我当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站长直接找我一个小兵有什么事?边想边来到站长面前,同来的还有另外一名蒙族战士,站长开门见山要我们两人学照相,并且由他亲自教,接着给我们讲了照相的构造、工作原理,还讲了光圈、速度、取景等摄影技巧,亲自带我们到室外练习拍照。临走时把照相机留下,留两卷胶卷供我们练习。我很长一段时间想不明白,站长为什么在百忙中亲自去十八里教我们照相。或许是到十八里有其它工作顺便教一教,或许他想和我们接触对我们俩进行考查了解。摄影是站长的业余爱好,并有较深的功底。就这样站长成了教我学摄影的启蒙老师。现在回想起来第二种可能性最大,因为时隔不久,政委也到十八里分别找我和那位战士谈话,征求我们愿不愿意留在部队长期干下去,对我们提干进行思想摸底。站长教我们摄影以后,我就开始从事兼职摄影,后来又学会了黑白胶卷冲洗、照片洗印、放大等,为摄影打下了较好基础,也为后来学习彩色摄影创造了条件。十多年后,我被选送到公安部边防局举办的彩色摄影培训班学习一个多月,初步掌握了彩色胶卷的拍照、冲洗的手工操作方法。这些都是后话。”

“1964年,交检科勤务中队除原有的四个班外,又组建了一个警卫班,专门负责国门站哨和自卫哨,我被任命为新组建的警卫班班长,全班共十人,都是从原四个班抽调的。不知为什么,几乎把勤务中队所有后 进的战士都集中到我们班。事隔不久真相大白,警卫班全体调离交检科,到站部机关搞警卫,机关组建了警通排,共有两个班,我们班是警卫班,负责机关门卫站岗,另一个班是通信班,由通信员、话务员、司号员组成。虽然我当班长仅一年多时间,但这一年却对我成长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尤其我们班后 进战士多,教育管理难度大,这对我锻炼提高反而是有利的。部队的班长和其它单位的基层干部有所不同,班长每天二十四小时和全班战士生活在一起,虽然自己也是战士,但对全班战士思想、学习、工作、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管,大到天文地理,小到鸡毛蒜皮,这话一点不错。对战士管理要以关心爱护为基本出发点,主要靠说服教育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,仅靠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。对战士的管理既没有经济手段可用,又没有职务和岗位变动的制约。所以当班长确实是锻炼提高的好机会。”

“1965年5月底我被选送到内蒙古公安总队教导大队进行培训,教导大队在内蒙古西部的丰镇,靠近山西,离大同市不远。这次训练以擒敌技术为主,另有射击、刺杀、战术、队列等,共训练三个月。时间不长,但学擒敌技术时间不短,有两个多月每天每天训练时间都在八小时以上,累得腰酸背疼,回宿舍不少人爬上床都很困难,幸亏教员都是专职的,训练强度把握较好,加之穿插其它训练科目,大家都坚持下来完成了任务。我们刚到丰镇教导大队报到,全军就开始统一取消军衔,帽徽改戴红五星,领章改戴红板大绒领章,一颗红星头上戴,革命的红旗挂两边,这就是当时解放军的形象。和取消军衔同步进行的还有公安部队改编成了解放军,公安部队建制取消,划入解放军编制序列。取消警 衔时我戴上士衔,是警士最高衔。这时我入伍还不到四年,却经历了三种体制。刚伍入时是人民武装警察,没有警 衔,帽徽是国徽,领章是红色塑料平板,中间戴金色盾牌。1962年改编成公安部队,开始佩戴警 衔,我被评为上等兵,和我同年入伍的绝大部分戴列兵衔。公安部队警士每年晋升一次,我以后还戴过下士、中士、上士。公安部队执行解放军的条令条例和所有规章制度,享受解放军的待遇,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。北京设公安部队司令部,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兼任公安部队司令员。1965年6月1日划入解放军序列,同时取消警 衔。划归解放军后入伍的新兵每月只有六元津贴费,我们仍保留原36元津贴,另加百分之二十的地区补贴,我一直到提干前一直享受43.20元的津贴费。丰镇教导大队集训共三个月,我于1965年9月初回到满洲里边检站,仍在警通排当班长。”

“1965年春,那时我还在交检科警卫班,一天下午我正在国门哨位上站岗,政委找我谈话。政委是一把手,站党委书记,我知道政委很忙,找我谈话,一定有重要事情。果然不出所料,见面政委就问我今后有什么打算,愿不愿意提干在部队长期干下去,我几乎未加思索就回答,我服从组织需要,让我走我就走,让我留就留。这样的回答在今天看来是在打官腔,可是在当时是再自然不过的了。当时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学雷锋,毛主席和其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为雷锋同志题词不久,雷锋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楷模,全国党风正,民风齐,整个社会风气大变,人人学雷锋、个个做好事己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。所以我的回答也确实是我的心里话。就这样,这次谈话不超过十分钟,时间虽短,它却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。从此,我在部队一干就是三十五年,直到退休。”

“1966年,我的任职命令公布,任命为满洲里边防检查站交检科三组副组长,行政级别23级,和我同时提干的还有我同年入伍的一个战友,我们两人是六一年入伍战士中最早提干的,站长曾教我们两人学摄影。我到交检科三组报到时,三组只有两名干部,他们俩像老大哥一样关照我,工作中也是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,比如:他们两位多年在交检科工作,在组织勤务、指挥检查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,所以业务方面的事他们俩管得多些。我文化水平比他们高,他们两人都是小学,写封信都有困难,所以要写写材料等文字方面的事,自然落到我的肩上。另外我刚从教导大队受训回单位不久,军事技术比他们好些,组织军事训练一般由我负责。我们整天工作生活在一起,大家都很开心,逐渐成了朋友,不仅工作相互支持,生活也相互照顾。那时同志间关系都很纯洁,大家以诚相待,没有相互利用相互排斥的历害关系,如果个别人为本人个人利益乱拉关系,他就会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,成为众矢之的。”

“我提干后在交检科实际工作仅一年多,尽管我的任职命令有七年半都在交检科,直到1973年前都任交检科三组副组长。可实际上却从1967年4月就离开交检科,先到深圳边检站学习边检技术检查一个半月,回站后到政检科、政治处帮助工作,又抽到思想宣传队、三支两军等,频繁变换岗位,哪里需要到哪里去。深圳回来后不久就到政检科帮助工作,可能是准备开展技术检查吧,可是仅一个来月。技术检查工作尚未开展,又于1967年调我到政治处帮助工作。政治处的工作很忙很累,但让我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。有一次内蒙古军区布置各团以上单位写突出政治、狠抓路线斗争教育的经验材料,为把这个材料写好,站领导决定成立一个临时写作小组,小组由政治处一个干事牵头,又从交检科抽调了一个俄文翻译,还有我,共三人组成,经过几天的努力写成初稿,后来又几次召开干部座谈会征求大家意见,经反复修改后定稿上报。这个材料不仅我们写作小组满意,站领导满意,全站干部也满意。后来内蒙古军区转发了这篇文章,并作为典型经验上报总政。当时在全站引起轰动,我们三人也就成了公认的笔杆子。其实这篇文章最多只能说文笔还可以,它本身就是极左思潮的产物。那时大约是在1968年夏天,文 化 大 革 命进入清理阶级队伍的高潮,在那个极左思潮泛滥,遍地都是敌人,打倒一切的大背景下,又是写路线教育的文章,不可能是实事求是的。”

听到叶长青老站长提到文 化 大 革 命,吕子龙激动起来,他说:“老站长,这段历史您可以详细说一下吗?我过去在编站里的史志时,发现这阶段缺失得非常厉害,几乎没有什么能招到的资料,您跟我说说吧。”

老站长听到吕子龙这么问,不好拒绝,但是也没有直接说,而是跟吕子龙说:“吕队长,这段时期的历史是非常丰富多彩的,但是今天我看时间可能不太够了,我先留着,下次有机会跟你单独交流吧。”

吕子龙明白,老站长对于这段历史还是有点忌讳的,当着丁洁、东子和茉莉的面不太好说,所以也就作罢了。

老站长喝了一口水,接着说他的故事:“那段历史咱们先略过不提,来说说我的个人事项吧,因为我觉得我的个人事项,跟当时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,从我的人生轨迹,你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氛围。”

“好好好!”这回丁洁开心了,终于听到老站长说他个人的事情了。

老站长说道:“1965年我从丰镇教导大队集训回到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后,发现站里新来了两名女大学生,当时我的思想很单纯,没有对她们有任何想法。有一天,一个女大学生来到警卫班,要求替战士站岗,被我拒绝了。拒绝她的原因主要有两点,一是当时天已经很冷,她刚从南方来,不适应高寒区的气候;二是没有女同志穿的毡靴。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,我觉得这个女大学生很泼辣,没有大学生的娇气,愿意跟战士打成一片。后来,她成为了我的妻子。这是我们第一次打交道,以后她还是来要求站岗,她很坚决,我就同意了她的要求。不久我提干命令下达,任命为交三组副组长,长住十八里,见面机会很少,除非全站性活动或劳动才有机会见面。当时全站性活动不多,而劳动却不少,边检站有自己的蔬菜地,主要种土豆、大白菜、大头菜、萝卜等蔬菜,春种夏锄秋收都由干部战士自己动手。蔬菜地都在十八里,全站干部经常到十八里劳动。一天全站到土豆地锄草,中午在交检科休息,男同志都到各班组宿舍闲聊,十八里没有女宿舍,这位女大学生只好到执勤室闲坐,那天正赶上我值班,我们开始了首次交谈,主要谈业务工作。她对交检科业务不了解,对货车、汽车的检查监护都感兴趣,我们谈了很多,也很谈得来。这是1966年夏天的事,那时我刚提干不久,没有想到婚恋,觉得不过是一次同志间闲谈而已。说实在话,我和大多数人一样,对知识分子存在偏见,当时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很低,一直作为被改造对象,什么臭知识分子、臭老九、要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等等。但是通过这次交谈,这位女大学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很不错,觉得她热情、直率、性格开朗。以后由于组织文艺小分队,我在站部活动多些,也经常同她见面,但没机会交谈,仅仅是见面打个招乎点点头而已。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